小型科研高低温老化试验箱在材料科学、电子器件研发等众多科研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模拟不同的高低温环境,加速产品或材料的老化过程,从而为研究其性能变化规律提供有力支持。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该设备至关重要。
小型科研高低温老化试验箱的制冷系统通常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组成。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核心动力部件,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与外界空气或冷却水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而液化,变为高压液体。接着,高压液体经过节流装置(如毛细管或膨胀阀)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吸收试验箱内的热量而迅速蒸发,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从而使箱内温度降低。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对试验箱内低温环境的持续维持。例如,常用的制冷剂有 R404A 等环保型制冷剂,其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适应高低温老化试验箱的工作要求。
加热系统主要用于实现试验箱内的高温环境。一般采用电加热丝进行加热。当试验箱需要升温时,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启动加热丝工作。电流通过加热丝,由于电阻的存在,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丝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箱内的风机将热空气循环起来,使热量均匀分布在整个试验箱内,从而快速提升箱内温度。加热丝的功率和数量根据试验箱的容积和升温速率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能够准确达到并稳定在设定的高温值。例如,对于一个容积为 100L 的小型科研高低温老化试验箱,可能配备总功率为 2kW 左右的加热丝,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箱内温度从室温升高到 150℃甚至更高的温度。
温度控制系统是小型科研高低温老化试验箱的关键部分,它确保箱内温度能够精确地稳定在设定值附近。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箱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比例 - 积分 - 微分(PID)算法。PID 算法根据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偏差的积分以及偏差的微分来综合计算输出控制信号。比例项根据偏差大小快速调整加热或制冷的强度;积分项用于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使温度最终稳定在设定值;微分项则根据温度变化的速率提前调整控制量,防止温度过冲或波动过大。通过这种精确的控制方式,试验箱能够将温度波动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一般高精度的小型科研高低温老化试验箱温度波动可控制在 ±0.5℃以内。
部分小型科研高低温老化试验箱还具备湿度控制功能。湿度控制系统主要由湿度传感器、加湿器和除湿器组成。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箱内的湿度值,当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加湿器工作。加湿器通常有蒸汽加湿和超声波加湿等方式。蒸汽加湿是通过加热水产生蒸汽并送入箱内增加湿度;超声波加湿则利用超声波将水雾化后扩散到箱内。当湿度高于设定值时,除湿器启动。除湿方式常见的有冷凝除湿,通过制冷系统使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水汽凝结成水滴排出;还有吸附除湿,利用分子筛等吸附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湿度控制系统同样采用相应的控制算法,根据湿度偏差、偏差积分和偏差微分来调节加湿器和除湿器的工作强度,以实现精确的湿度控制,一般湿度波动可控制在 ±3% RH 以内。
小型科研高低温老化试验箱通过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湿度控制系统(若有)的协同工作,能够精确地营造出各种高低温环境以及特定的湿度环境(如有需求)。其先进的工作原理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试验平台,有助于深入研究产品或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老化特性和性能变化规律,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