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产品在室外环境下的性能与可靠性要求日益严苛。全智能室外环境模拟试验箱作为一种能够精确模拟各种复杂室外环境条件的先进设备应运而生。它可以模拟不同的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降雪、风沙等,以及多种环境因素的组合变化,为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质量检测环节提供了测试平台。然而,面对市场上众多类型和品牌的试验箱,如何正确选型并合理应用成为了使用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温度范围与精度:根据测试需求确定所需的温度模拟范围。例如,某些产品可能需要在 - 40℃至 8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测试,试验箱的温度控制精度应能满足测试要求,一般精度在 ±1℃至 ±0.5℃之间较为理想。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材料或电子元件测试尤为重要。
湿度范围与精度:湿度也是室外环境的重要参数。试验箱应能涵盖相对湿度 10% RH 至 95% RH 的范围,湿度控制精度通常在 ±3% RH 至 ±2% RH。在模拟潮湿环境或高湿度气候条件下的产品性能测试时,准确的湿度控制可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光照强度与光谱特性:对于涉及光照影响的产品,如太阳能电池板、户外照明设备、建筑外墙涂料等,试验箱的光照系统需具备可调节的光照强度,范围从几百勒克斯到上万勒克斯不等,并且能够模拟不同的光谱分布,如模拟太阳光谱、紫外线光谱等,以全面评估产品在光照环境下的性能变化。
降雨与降雪模拟能力:包括降雨量和降雪量的控制范围,降雨量可从微量降雨到暴雨级别进行调节,降雪量也应能模拟不同程度的降雪情况。同时,要考虑降雨和降雪的均匀性,确保整个试验箱内的样品都能受到一致的降水影响。
风沙模拟参数:若需模拟风沙环境,需关注试验箱的风沙产生装置所能提供的风沙颗粒大小、风速以及风沙浓度等参数。例如,风沙颗粒大小可在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调节,风速能达到数米每秒至十几米每秒,以模拟不同强度的风沙侵蚀条件。
程序控制与自动化程度:全智能试验箱应具备强大的程序控制功能,能够根据预设的测试方案自动调节各种环境参数,实现复杂的环境模拟循环。例如,可以设定一天 24 小时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连续变化,模拟真实的室外环境日变化周期,并且能够存储和调用多种测试程序,方便不同产品的测试需求。
数据采集与记录功能:精确的数据采集系统是评估测试结果的关键。试验箱应能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降雪量等环境数据,并以较高的频率(如每秒一次或更短时间间隔)进行记录。采集的数据应能够方便地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以便后续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测试报告。
样品放置与观察设计:试验箱内部的样品架应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和可调节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尺寸和重量的样品放置。同时,应设有观察窗或内部监控摄像头,便于在测试过程中观察样品的状态变化,而不会对试验箱内的环境产生明显干扰。
安全保护功能:为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试验箱应配备多种安全保护功能。例如,具备超温、超压、漏电等保护装置,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报警并停止设备运行;在降雨、降雪或风沙模拟过程中,有防止水、沙等泄漏到设备外部的防护措施;对于光照系统,有防止紫外线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设计。
品牌知度与口碑:选择具有较高知度和良好口碑的品牌。通常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其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有保障。可以通过查阅行业报告、咨询同行企业或在相关专业论坛上了解不同品牌的评价情况。
供应商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供应商的技术支持能力和售后服务质量对于试验箱的长期使用至关重要。供应商应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提供现场指导,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响应并提供有效的维修服务。了解供应商是否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是否提供定期的设备维护培训以及是否有充足的备品备件供应等。
场地要求:选择安装场地时,要考虑试验箱的尺寸、重量以及运行时的散热、排水等需求。场地应具有足够的空间,保证试验箱周围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便散热。对于有降雨、降雪模拟功能的试验箱,需配备合适的排水管道,确保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水能够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影响设备运行或造成场地潮湿。
安装步骤:按照供应商提供的安装手册进行安装。一般先将试验箱主体搬运至安装场地并固定好位置,然后连接电源、水源(如有需要)以及数据传输线路等。在连接电源时,要确保电源电压、频率等参数符合设备要求,并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连接水源时,要检查水管连接是否牢固,无漏水现象。安装完成后,对设备进行初步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各部件连接情况检查等。
调试过程:调试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首先对试验箱的各个系统进行功能检查,如开启加热、制冷、加湿、除湿、光照、降雨等功能,检查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观察环境参数的变化是否符合设定要求。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校准,使用标准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测量仪器与试验箱的传感器进行对比测量,调整传感器的校准参数,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在调试过程中,要注意记录各种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以便后续参考。
开机前准备:在开机前,检查试验箱内是否有异物,样品架是否安装牢固,样品是否放置正确且不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检查电源、水源(如有)以及数据传输线路是否连接正常。确认所需的测试程序已经设置好,包括环境参数的设定、测试时间、数据采集频率等。
开机与运行:按照操作规程开启试验箱电源,启动测试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控制面板或监控软件查看环境参数的实时变化情况,确保参数在设定范围内稳定运行。避免在运行过程中随意更改测试程序或环境参数,除非有特殊情况且经过充分评估。
关机操作:当测试完成后,先停止测试程序,然后关闭试验箱的各个功能系统,如光照、降雨、加热、制冷等。等待试验箱内的环境恢复到常温常湿状态后,再关闭电源。在关机后,对试验箱进行清洁整理,取出测试样品,清理样品架和箱内的杂物,为下一次测试做好准备。
日常清洁与检查:每天对试验箱进行外观清洁,擦拭箱体表面的灰尘和污渍。检查试验箱的门、观察窗、密封胶条等部位是否密封良好,如有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查看设备的电源线、水管(如有)、数据线等连接线路是否有松动、破损等情况,确保连接可靠。
定期维护:每周或每月进行定期维护工作。检查加热、制冷、加湿、除湿等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加热丝是否有损坏、制冷压缩机的运行声音是否正常、加湿器的水槽是否有水垢、除湿器的冷凝水排水是否畅通等。对光照系统进行检查,清洁灯具表面,检查光照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定期对数据采集系统的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每季度对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包括检查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是否有损坏、接触器、继电器等是否工作正常等。
长期停用维护:如果试验箱需要长期停用(超过一个月),应进行特殊维护。首先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然后在箱体内放置干燥剂,防止潮湿空气导致设备生锈或损坏。将试验箱的电源断开,并对设备进行遮盖,防止灰尘进入。在重新启用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环境参数控制不准确:如果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控制出现偏差,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使用标准测量仪器进行对比测量。若传感器正常,检查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微分时间等控制参数是否需要调整。对于加热、制冷、加湿、除湿等执行系统,检查其工作状态,如加热丝是否烧断、制冷压缩机是否故障、加湿器是否堵塞、除湿器是否泄漏等,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或更换。
